根據女規劃師委員會2024年工作計劃安排,現定于2024年5月17-18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女規劃師委員會2024年年會暨第四屆第二次學術交流”。本次會議主題...
2016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7. 35%,快速城市化在帶來產業集聚和經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著人口壓力增大、住房擁擠、社會隔離、歷史風貌破壞等現實問題。城鄉空間規劃作為以土地開發控制、空間規劃管制為抓手的公共政策,始終扮演著應對城市問題、促進城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角色。本期《城鄉規劃》的專題欄目通過空間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會的同仁們的努力,為大家準備了6 篇論文,研究對象涵蓋北京、東京、首爾、臺北、重慶等東亞地區的特大城市,研究圍繞新的空間規劃體制的動向,城市化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城鄉空間規劃的應對策略進行了闡述。
城鄉可持續發展相關政策的實施手段之一就是空間規劃,本專題包括了兩篇對日、韓兩國規劃體系新動向的文章。薛原的《首爾城市規劃轉型的啟示與經驗借鑒》一文展現了“2030 首爾規劃”的基本框架與核心內容,重點介紹了規劃體系的邏輯性和層次性,以及該規劃在促進公眾參與、突出規劃的戰略性作用、由物質空間規劃向公共政策轉型等方面的重要特點,對我國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與轉型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游寧龍等的《日本首都圈整備開發和規劃制度的變遷及其影響》一文則為讀者梳理了日本首都圈整備規劃經歷五次“首都圈規劃”,再經國土規劃改革,轉變為新的“國土形成規劃”的背景、過程及各次規劃的主要特點。首都圈廣域規劃弱化了行政邊界束縛,通過廣域聯合的方式關注居民生活、產業發展、區域交通等議題,實質是形成以日常生活圈為基礎的空間規劃政策區域,對于我國當前大城市圈的區域規劃編制具有參考價值。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目標,空間規劃要結合經濟、社會與環境等因素,以多元角度來分析城鄉問題、考慮規劃對策。針對特大城市規劃對城市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張磊等的《基于績效視角的規劃實施案例分析》一文首先辨析了北京面臨的人口壓力和目前推行的疏解政策,討論了基于績效視角的評估理念與一致性規劃評估方法的差異,認為規劃評估不應僅探討規劃既定目標的達成與否,還應考慮其對城市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谠摾砟?,該文探究了北京中心城區專業市場疏解政策對商戶和居民的影響,并對相關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思路。圍繞公共住宅用以承租還是承購的城市社會問題,白仁德等的《臺北捷運聯合開發的住宅租購選擇行為研究》對依托臺北捷運系統聯合開發的公共住宅進行實證分析,從房屋設計和人口特征兩方面為公共住宅的有效供給提出了政策建議。甘欣悅等的《創意產業集聚地區的社會結構特征量化研究》一文則從社會空間的視角定量分析了東京都文創產業發展對社會結構變遷與再形成的影響。面對文創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和“侵入”,如何保障低收入階層的權益將是“紳士化演替”過程中的重要議題。李希越等的《特色社會資本培育下的社區治理研究》一文則針對社會資本流失和“社區失靈”問題,通過對重慶市渝中區的社會實踐調查,揭示了不同社區的社會資本存量差別和特點。并以與老社區較密切的鄰里關系、“熟人社會”的人際網絡,說明社會資本增強了社區歸屬感,提高了社區治理的效果,進而提出培育居民公共精神和健全制度資本的政策建議,最后歸結到社會治理:不僅靠政府,更靠社區自治,居民志愿者、社區領袖以及企業的捐助等。
綜上所述,本期主題文章反映了城鄉空間規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手段,在東亞地區特大城市的空間規劃體制轉型中所起的作用,特別討論了空間規劃的基本單元及空間規劃體制與政策的變遷。同時關于空間規劃以及相關政策解決城鄉問題的實踐,介紹了人口、交通與居住、社區建設、中心區創意產業與空間結構變遷方面的一些案例分析。
遼寧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 你們關于報請批準《遼寧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收悉?,F... [詳細]